品綦江赶水余家老米粉攻略
图一 重庆綦江赶水米粉遐迩闻名。綦江赶水米粉的制作工艺很复杂,流程较多:选用存放一年多粘度较低的大米,洗净后放入大水槽中,浸泡约三到四小时,米粒吸收水份软化后,再用少许的地下水,用石磨慢慢地磨成粉液状米浆,把磨好的米浆装入有毛细孔的棉布袋内,扎紧袋口,施加压力,使米浆中的水份能完全排出,行成雪白块状的湿淀粉,再用手捏碎,放进口径约三尺、深约二尺的大桶中搅拌,使它变得十分柔韧,将米团折成圆筒状放置一天后,再制成周围约一尺,高约七寸的裸粉团,把制好的粿粉团放到蒸笼里蒸约半小时后约七分熟取出,将蒸好的裸粉团放入搅拌机中反覆压碾,成为韧劲十足的米片,将米片卷成圆筒状,投入底部凿满了“米粉孔”铜穿的压榨器中,成为丝丝缕缕的米粉条(成型米粉),压出来的米粉条还没有全熟,还要再蒸或煮后才会全熟,蒸的是炊粉,煮的就是水粉,刚蒸出来的米粉,要拿刀子切成一段一段的,把切好的米粉一丝一丝的用手撕开来,别让它打结,用筷子把米粉折成一片片等分的块状,把撕成一片片的米粉排挂在长约九尺半、宽约二尺半的竹制架子上,抬到屋外通风的地方,约需三小时就干燥了,把晒好的米粉放进袋子里包装好,再加上每家工厂的商标。概言之:赶水米粉的原料很简单,就只有水和大米,没有任何添加剂,属于健康安全的绿色食品。它的营养价值:富含碳水化合物,蛋白质、维生素B1、铁、磷、钾等,易于消化和吸收,具有补中益气、健脾养胃等功效。 公元二零一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,我率“微盐大义”科考勘察队深入重庆綦江腹地实地踏勘“川黔古盐道”,在区文物管理所相关人员陪同下,我们先后徒步调查了綦江中峰与江津嘉平镇相邻的万天寺清光绪“盐帮”题刻,綦江郭扶所属高庙铜鼓殿盐道,綦江东溪太平桥古盐道、盐号遗址及盗盐警示碑等。其间,请我们专门品尝了享有盛名的綦江“赶水米粉”。 “赶水米粉”主要分布在赶水镇的铁石垭,店铺不少,如图一所示,从左到右的店铺,依次是“赶水余家米粉”、“余家老米粉”和“铁石垭米粉”,为我们指路的朋友专门推荐了“余家老米粉”店,说这家最正宗。于是,我们一行四人迈步走进了该店。 总体感觉:余家老米粉,主要体现在粉,汤,臊子三大要素上。其一米粉:炒不碎,耐煮,不浑汤,柔韧度好,不易断裂,口感舒适;其二汤:鲜浓香而不油腻;其三臊子:肉质饱满、肉粒有嚼头、酱香味醇厚,只是颜色略偏深黑。佐料简单,味道主要靠臊子,价格便宜。
|